同城附近200元学生_可约可空降平台游客登录,聚凤阁信息交流,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教师资格 新东方在线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7)

2016-09-25 17:56:00 来源:网络发表评论

教资笔试报名指导

  1、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1.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1.2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

  1.3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

 ?、叛杂锴八嘉锥危浦本跣卸嘉锥?,⑶具体形象思维阶段,⑷形式逻辑思维阶段,⑸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1.4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来源:考试通

 ?、糯τ谟尚问铰呒嘉虮缰ぢ呒嘉傻慕锥微圃诔9嫠嘉绦⒄沟耐?,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⑶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2、教材直观与知识的感知

  2.1实物即实际事物,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2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2.3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

 ?、排浜显擞谜头蠢铺峁┓岣欢嗖实谋涫舰强蒲У亟斜冉息绕舴⒀凶跃醺爬?。

      本文选自新东方在线论坛。

本文关键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到:

网友热搜

相关推荐

微博关注

  • 教资如何轻松备考
  • 不限专业的机会

热点资讯更多>>

实用 ? 工具

交流 ? 下载